经济学季刊

date
May 30, 2023
slug
ejr
status
Published
tags
Journals
summary
目录和摘要
type
Post
ID
82
⭐ Interesting paper
🔺 Important paper
💪 Solid paper

2023年

第23卷第4期 总95期

第23卷第3期 总94期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及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by 余淼杰 解恩泽
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 by 周子焜 雷晓燕 沈艳
近年来,如何切实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问题广受关注,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估教育减负政策的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微观理论模型、构造减负政策指数,并利用CFPS数据作实证分析,评估了2005—2018年间实行的减负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一期间的政策总体减负效果并不显著,在存在剧烈升学竞争的情况下限制教育供给的政策不仅难以减负,反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公平问题。
社会保障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医疗保险的挤出 by 张川川 魏旭 黄炜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指出养老保险会通过收入效应、健康效应和风险效应三个渠道影响个体的医疗保险参与决策。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对个体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新农保的实施导致养老金领取人口和参保缴费人口参加新农合的概率分别降低了15.4%和10.8%。本文的结论表明,对社会保障政策效果的评估需要考虑不同项目间的相互作用,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需要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各项目间的挤出。
大学扩招政策的边际作用递减?——基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异质性分析 by 张征宇 曹思力 汪伟 朱平芳
1999年的高校扩招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不完全信息下的个体决策模型,从高等教育的异质回报率的角度阐述了扩招政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边际作用递减规律。实证研究发现:(1)在平均意义上,大学扩招对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正向影响;(2)高等教育回报率因人而异,读大学对部分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不如相应年限的工作;(3)由于个体异质性的存在,扩招政策的边际作用随着录取率的提高而下降。
环境管制的健康效应与福利效应 by 谢强 封进
本文采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管制对健康、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并结合构建的理论模型估算环境管制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环境管制显著改善了健康状况,但降低了就业与工资水平,尽管工资影响不够显著。上述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显著差异,并且高年龄、低教育组是上述健康收益与经济成本的主要获得者与承担者。福利效应分析表明,环境管制下健康改善的福利收益有效弥补了就业降低的福利损失。
随风而动:环境监管规避与企业选址调整 by 潘郭钦 包群 黄睿
污染企业在面临环境监管时,通常会进行策略性选址调整来进行规避。本文以两控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环境规制对行政边界企业的选址决策影响。通过测算企业选址主导风向与行政边界的具体距离,本文主要发现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使得省际交界处两控区上风口区域的污染企业到边界的距离显著缩短。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有效防范污染跨区转移的必要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绿水青山何以成为金山银山?——环境规制、产品质量与消费者福利 by 钱学锋 刘钊 毛海涛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本文构建Stone-Geary类型需求结构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产品质量、价格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加强会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但是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不会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存在最优环境规制水平,能够实现企业排放减少和消费者福利提升二者之间的兼容;贸易开放在环境规制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福利影响中具有促进作用。这为当前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提供微观理论支持,深刻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经济逻辑。
在平衡中推动绿色发展:偏向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否促进污染物减排? by 韩超 陈震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例,研究发现,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存在显著的绿色发展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主要通过技术溢出的方式促使企业提升自身技术效率而降低污染排放,同时还发现清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再配置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高产出水平的企业选择通过提升技术效率的方式进行污染减排,而低产出水平的企业则可能更注重增加污染治理投资。
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战略的创新绩效研究——基于集聚经济与舒适度的视角 by 商玉萍 潘洲 孟美侠
在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微观空间结构优化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本文采用LandScan数据与工业企业创新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多中心空间战略的创新绩效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已经出现了多中心发展趋势,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够通过强化集聚经济效应和改善城市舒适度促进企业创新,而且完善的交通、不均等的多中心分布、次中心与主中心的邻近以及城市规模的提升均有利于强化多中心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加征关税、出口变动与雇佣决策调整 by 丁洋 刘元春
城市群集聚空间外部性如何影响城市规模工资溢价? by 施正政 李嘉楠
本文利用2013年CHIP数据,发现城市群集聚能够促进城市规模工资溢价上升,这缘于城市群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存在异质性作用,即城市群集聚能够提高大城市工资,但会对小城市工资产生负面影响。在克服劳动力空间自选择、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群集聚通过强化大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的虹吸效应提升大城市工资,并通过加速小城市高技能劳动力流失对小城市工资产生负向作用。
行政区扩张、土地出让依赖与城市发展质量——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准实验研究 by 梁若冰 蓝天
撤县设区是我国城市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较少研究关注该政策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夜间卫星灯光数据测算了城市蔓延与平均灯光亮度指标,并以此探讨了通过土地出让进行城市扩张的政策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撤县设区总体上导致了城市蔓延面积的增加与平均灯光亮度的下降,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过于关注通过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与进行引资竞争,从而导致了扩张效率与质量的下降。
期权平价关系偏离与异质信念
非同步交易与黄金定价权
股东网络“太关联”是否加剧崩盘风险?——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by 陈海强 陈阳 丁逸非 宋沐青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3—2018年前十大股东数据构建股东网络,发现公司间通过共有股东建立的关联程度越高,崩盘风险越大,且共有金融机构股东以及持股较多的股东带来的影响更明显,而国有属性、公司治理水平则呈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公司股东网络关联程度越高,其商誉占市值比、关联交易占总资产比、并购溢价越高,同时公司透明度越低,说明共有股东网络关联可能便利相关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最终加剧个股股价崩盘风险。
因 “类” 制宜?国企高管职业前景评估下的投资选择 by 张霖琳 刘峰 权小锋
代理人如何行动影响绩效评估结果与奖励政策,是职业关注激励研究的焦点。本文以中国国企内部劳动力市场为例,探讨不同职业前景下国企高管的投资选择。结果发现,国企高管投资决策存在“择机而为”特征。晋升前景好的国企高管,为强化优势,下期增加投资意愿更强,但侧重内生且短期低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任职预期会负向调节这一行为。且在政府股东话语权强的国企,结果更显著。考虑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结论一致。
基于高维混频信息甄选的宏观经济总量实时预报与短期预测
普惠金融的适度水平: 金融稳定的视角
疫情严重程度与学业损失:影响模式与作用机制 by 曹宇莲 哈巍 马莉萍
本文利用某研究型大学四个学期的教学行政数据、疫情期间学习状况调查数据及疫情数据,通过匹配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疫情是否会带来学业损失。研究发现,疫情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呈现“台风眼效应”,相较于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和疫情较轻的非湖北地区,疫情次严重的湖北非武汉地区的学生成绩下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疫情期间武汉地区获得了更多公众关注,学生同伴互动更多;湖北非武汉地区遭遇了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学生课后投入更少。
东道国恐怖活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区位偏好转移 by 蔡伟毅 孙传旺 陈珉昊
本文探究了东道国恐怖活动对中国OFDI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发现,第一,东道国恐怖活动对中国在该国的OFDI有“挤出效应”,但是对中国在该国周边国家的OFDI却有“挤入效应”。第二,恐怖活动仅能使低转移成本的OFDI发生区位偏好转移,并不会影响高转移成本的OFDI,即中国OFDI区位转移存在“选择偏好”。第三,大规模的严重恐怖活动使中国OFDI的区位偏好发生转移,但是小范围的恐怖活动则影响有限。第四,恐怖活动不仅使中国OFDI向地理距离较近的地区转移,也使其向制度距离较近的地区转移,即中国OFDI区位转移存在“流向偏好”。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国OFDI的战略布局提供了现实参考。
教师激励、基础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基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by 李娟 杨晶晶 赖明勇
本文基于2018年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激励机制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儿童成年后的人力资本水平,表现为个体受教育年限的明显增长。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是职称改革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职称改革对女性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个体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明确教师职称改革方向,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中国省际合作帮扶政策的经济效应——对21世纪“19省市对口援疆大型区域扶贫项目”的评估 by 徐明
在“为增长而竞争”的锦标竞赛之外,中国省际“合作帮扶”是中国脱贫奇迹得以铸就的重要经验。本文评估了中国特点的“省际合作帮扶”在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效果、特征和机制。结果发现,支援方每增加1亿元帮扶资金,边疆受援地区灯光亮度提升约3.1%。上述帮扶效果是政策引致的投资效应、集聚效应和学习效应的综合作用。在异质性效果方面,东部支援方的帮扶效果优于中部支援方,其原因不仅在于资金投入强度的差异,也与东部省市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帮扶方式、注重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软资源的投入和培训有关。
“稳房价” 与“调结构” 双重目标下的房价调控政策研究 by 赵扶扬 梅冬州

第23卷第2期 总93期

第23卷第1期 总92期

2022年

第22卷第6期 总91期

第22卷第5期 总90期

第22卷第4期 总89期

第22卷第3期 总88期

第22卷第2期 总87期

第22卷第1期 总86期

2021年

第22卷第6期 总91期

第22卷第5期 总90期

第22卷第4期 总89期

第22卷第3期 总88期

第22卷第2期 总87期

第22卷第1期 总86期

2020年

第22卷第6期 总91期

第22卷第5期 总90期

第22卷第4期 总89期

第22卷第3期 总88期

第22卷第2期 总87期

第22卷第1期 总86期


© Chen Yang 1996 - 2025